- 模板文件不存在: views\default\footer.html
安徽省重点寺院。位于东崖西麓、九华街东南端。始建于清初。为化城寺东序寮房之一。相传明末一李姓进士,淡泊官场,清初至九华山落发为僧,法号诵林。初在伏虎洞清修,读经作画,刀耕火种,与时居东岩“天籁轩”的吴襄(清礼部尚书)十分友契,常以诗画往还;吴襄曾题屏“应如是观”相赠。后来,诵林克勤克俭自备材料在东崖西麓建造一座寺宇,名通慧庵。清道光时(1821~1850)为诗僧敬简所居。清咸丰年间毁于兵火。光绪七年(1881)住持僧法轮募化重建。1923年住持僧文泽。1925年~1937年住持僧宝严。1943年住持僧密如。1949年住持僧宝严。文化大革命中佛像被毁。1986年住持尼仁义重修,规模如旧,建筑面积2580平方米。寺坐东朝西,由大小5坐民居式殿宇组成。通高10米,砖木结构,硬山顶。殿宇分布在参差不齐的台基上。大殿居中,2层楼阁,长、宽各16米,四落水天井。南殿坐北朝南,3层半楼阁。长10.5米、宽12.5米、高13米。后殿位于南殿东边,坐西朝东,俗称“大花厅”,筑在高4米的台基上,3层半楼阁,长、宽各12米,高13米。大殿后东北侧与大花厅毗邻的为“小花厅”,2层3间楼宇,长9米、宽4米。大殿北侧是斋堂、僧房。西南面围有院墙,四周古木参天。院前溪水潺潺,曲径通幽。今通慧庵一分为三,由两位比丘尼和一位僧人分别管理。大殿及其以北为“通慧禅林”,山门朝北。1986~1995年住持尼仁义。1995年6月住持尼思尚在大殿北侧新建观音殿,民居式,砖木结构,青灰筒瓦屋面,3层,高10米、长6.5米,宽12米,建筑面积230平方米。内供7米高观音塑像。1995年11月比丘尼仁义法师85岁时圆寂。其徒遵师嘱,将其遗体坐缸存放。1999年1月开缸,其肉身完好,今装金供奉于通慧禅林,拟建悦殊殿以安放。大殿以南及后殿大花厅仍称“通慧庵”,山门朝南。1987年住持尼惟修,今住持尼果贤。1998年在南殿南边新建韦驮殿,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,卷蓬、飞檐,高9米、长10米、宽8米,建筑面积108平方米。大殿后东北边小花厅为“通慧寺”,1991年至今住持僧本旺。
联系电话:0566-2831193 释果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