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模板文件不存在: views\default\footer.html
全国重点寺院。初名摘星庵,俗称“百岁庵”,又名万年禅寺。位于东崖(插霄峰)摩天岭。始建于明代。万历年间僧海玉(字无瑕)从五台山到此结茅禅修,其居名“摘星庵”。明万历七年(1579)青阳县令苏万民在此建摘星亭。相传天启三年(1623)海玉126岁圆寂,3年后启缸,其肉身颜面如生,徒众为之漆体涂金成文像,供养于亭塔内。崇祯三年(1630)敕封为“应身菩萨”,并题赐塔名“莲花宝藏”,匾额“为善为宝”。同年,海玉徒弟慧广主持戒堂,立方丈,安单接众,寺名“百岁宫”。清康熙五十六年(1717)毁于火灾。六十年(1721)住持僧三乘重建。僧玉明、玉学相继住持。雍正十年(1732)住持僧福行。道光年间住持僧宏楞重修、扩建,名“万年禅寺”,遂成“十方丛林”。咸丰三年(1853)毁于兵火。光绪五年(1879)住持僧宝身重建,并赴京请回《藏经》一部。光绪末年再次遭火,扑灭及时,未造成重大损失。海玉肉身,明、清帝王所赐金章、玉印以及传为海玉抄写的《血经》等完好无损。光绪二十八年(1902)住持僧常修中兴,并于宣统三年(1911)新建百岁宫下院(位于迎仙桥西南侧)。1917年北洋军阀政府总统黎元洪赠额“护国万年禅寺”,并题竖匾“敕建万年寺,钦赐百岁宫”。1917年、1932年两次开坛传戒;民国时为九华山七大丛林之一。1925年住持僧月朗。1928年住持僧大沧。1929~1945年住持僧常谛。1946~1948年住持僧觉真。1949~1952年住持僧悟光。1953年住持僧心妙。1982年九华山管理处重修。1983年重塑佛像,重新为海玉肉身上漆、贴金。1987年住持僧应观请塑弥勒佛像1尊,高宽均达2米。1986年至今住持僧慧庆。现存百岁宫为清代民居式建筑,坐北朝南。5层高楼,融山门、大殿、肉身殿、库院、僧舍、客房和东司(厕所)为一整体,远观如通天拔地的古城堡。其布局充分利用由南向北下跌的坡势,楼层逐步上升,形成曲折幽深、恢宏多变的迷宫。从山门正面看大殿,它只是1层楼,而大殿的厢房是两层楼,通高仅10米。但从它的后门看,东侧墙高达55米,为5层楼。而屋顶竟是一个完整的皖南民居式、有天井的四落水顶。大殿长19米、宽14米,中有“九龙戏珠”藻井。佛龛则依地势筑在长4.5米、高2米的岩石上。由大殿侧门可进入同一层楼的肉身殿。殿前有一天井,下建蓄水池。肉身殿后则为佛堂和僧舍。殿宇宏大,错落有致,层层相通。岩石与建筑、殿宇与山峰有机结合,巧夺天工。建筑面积2987平方米。1995~1998年,住持僧慧庆发心在百岁宫的南面东崖之巅兴建“五百罗汉堂”,坐东朝西,占地640平方米;两层仿古宫殿式建筑,粉墙碧瓦,双层飞檐翘角,周梁画栋。高15米、长35米、宽18米,建筑面积1260平方米。门前广场约1500平方米,广场底下是依地形而建的一层寮房。南端是一层4间寮房。罗汉堂内底层大殿供三尊大佛及地藏、普贤、大势至等菩萨塑像。楼上满堂供奉五百罗汉塑像。百岁宫五百罗汉堂的建成,在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中是首创,也为九华山新添了一处人文景观。百岁宫高踞摩空岭,气势非凡。岭周有飞来石、鹰石、棋盘石、伏虎洞等胜景。 现任寺院方丈释慧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