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模板文件不存在: views\default\footer.html
全国重点寺院。又名地藏寺。位于九华街盆地中心化城峰。东临东崖,南对芙蓉峰,西接神光岭,北倚白云山,四山环拱如城。明嘉靖王一槐《九华山志》载:“化城,天竺国佛场名也。今寺在山之西南,自麓陟旋而上数里至其处,峰峦环列,泉壑纡回,中旷而夷,类其国郭,故名。旧志云:晋隆安五年(401)天竺僧杯渡始创寺,曰‘九华’。唐郡守张严(岩)奏额始名‘化城’。”唐人费冠卿《九华山化城寺记》载,唐开元末有僧人檀号居此,寺额即曰“化城”;至德初年,青阳诸葛节等发现正在东岩石室苦修的新罗僧地藏,深为感动,于是买下檀公寺基,构筑台殿,以成琳宇,请地藏大师居之;建中初年,池州刺史张岩奏请朝廷移旧额置于新寺,于是化城寺成为地藏大师传经布道的大伽蓝。贞元十年(794)大师圆寂,被僧众视为地藏菩萨灵迹示现,从此九华山逐渐成为闻名海内外的地藏道场。化城寺历经兴废,但代有名僧、官府和乡民的护持,一直位居九华诸寺的中心地位。唐代诗僧应物、冷然等留有吟咏化城寺莲宫胜境的诗篇。宋代高僧宗杲(1089~1163)曾朝礼九华。示寂后被九华僧众尊为“定光佛”(即佛经中所载的“提洹羯佛”)示现,铸铁佛像(坐像)供奉(原置化城寺藏经楼,已毁)。南宋末住持僧广宗,被尊为冠传禅师。元至治初年住持僧真观,被尊为无象禅师。明洪武二十四年(1391)住持僧宗琳重建殿宇、廊庑、禅堂、斋僧、养老、学事、净业诸堂,并建土库、方太寮,使化城寺成为九华山总丛林。宣德二年(1427)住持僧法鉴重修殿宇。宣德十年住持僧福庆、寺僧了然重建大雄宝殿、藏经楼及祖师、伽蓝、金刚、天王等殿,扩建东序寮房。正统十一年(1446)住持僧道泰,被敕授为北京万寿寺戒坛宗师。继后,僧都纲、法演、法广等扩建千佛阁、方丈寮、地藏塔殿石阶、梁道,组成西序寮房。隆庆六年(1572)寺毁于火灾,徽商黄龙鼎捐款重修殿宇。万历十四年(1586)明神宗敕谕地藏寺,颁赐藏经41函并旧刻藏经637函。万历二十六年(1598)又向地藏禅寺颁赐《地藏菩萨本愿真经》计175部。万历三十一年(1603)化城寺遭灾,住持僧量远赴京奏闻,奉皇太后(即李太后)颁银重建化城寺兼修地藏塔院。清康熙二十年(1681)池州知府喻成龙重修并增建聚华楼。康熙四十三年至四十八年(1704~1709)先后三次派官员赴九华进香,赐银400两,并赐御书《九华圣境》。乾隆三十一年(1766)派钦差朝山进香并赐御书《芬陀普教》。此时化城寺东西两序(亦称二宫)七十二寮房已具规模。据清周赟《九华山志•化城寺僧寮图记》载:“天下佛寺之盛,千僧极矣。乃九华化城寺,当承平时,寺僧且三四千人。寺不能容,则分东西两序;又不能容,各分十余寮至六七十寮之多。”化城寺遂成为“九华诸寺之冠”,“香火之盛甲于天下”。咸丰七年(1857)全寺几毁于太平天国之兵火,仅存藏经楼。光绪十六年(1890)住持僧法轮与贵池居士刘含芳等募款重建殿宇四进。1914年成立青阳县九华山佛教会,会址设在化城寺。1926年住持僧镇安。1929年住持僧容虚在此创办“江南九华佛学院”。1942年住持僧智云。1949年住持僧悟月。1958年青阳县人民政府重修。1968年全寺佛像因文化大革命而毁。1981年九华山管理处重修化城寺,辟为“九华山历史文物馆”。1981年9月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化城寺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1983年4月国务院公布化城寺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(含肉身殿等9座寺院)。1979年以来先后住持尼有本静、常洁、无垢,今住持僧常敏。化城寺坐北朝南,居高临下。寺前有半月形偃月池(放生池)和麻石铺成、面积1864平方米的广场,是九华山举行庙会和大型佛事活动的场所。现存四进殿宇、硬山顶、马头墙,砖木结构;庄严古朴,具有皖南民居式古寺建筑特征。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。全寺对称严整,布局有序。四进殿宇分别坐落在3个台基上,层层递升。第一进灵官殿,殿前廊檐长20米、高6米,3扇大门,殿内进深16.5米,面阔5间。有2个天井,两侧为厢房;第二进天王殿,长20米,宽20.5米,敞厅堂有四落水天井,东西两侧有半廊;第三进大雄宝殿,宽20.5米,内有天花藻井3只,中间大藻井直径440厘米,深170厘米,其“九龙盘珠”图为浮雕艺术珍品;第四进为藏经楼,保持明代建筑风貌。长20米,宽14米、高1.3米。三、四进之间院墙上嵌有明、清以来的石碑8方。藏经楼是九华山珍贵文物荟萃之处,主要佛教文物陈列于藏经楼下厅堂。楼上藏有明万历刻板《藏经》、明代高僧海玉(字无瑕)手书《血经》81卷、印度贝叶经2札以及明神宗颁经圣谕、清康熙、乾隆帝的御书手迹。
联系电话:0566-2831367 联系人:常敏